地狱之轮(地狱之轮共几季)
第十二集团军群(Twelfth Army Group)存在于1944年7月14日至1945年7月12日,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陆战集团,其总兵力达到了130万且全部由美国陆军师组成,以下就是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时的第十二集团军群编制内各师臂章、绰号以及指挥官一览,它们分属于四个不同的集团军:
二战美军海报,1945年3月7日隶属第9装甲师的第27装甲步兵营攻占鲁登道夫大桥,该桥也称雷马根大桥。
第一集团军(First Army),时任指挥为考特尼·霍奇斯(Courtney Hodges)上将。第78步兵师
第78步兵师(78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闪电(Lightning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6年5月22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埃德温·帕克(Edwin Parker)少将。
第9步兵师
第9步兵师(9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老靠谱(Old Reliables),存在于1940年8月1日至1947年1月15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路易斯·克雷格(Louis Craig)少将。
第9装甲师
第9装甲师(9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幽灵(Phantom),存在于1942年7月15日至1945年10月13日,时任指挥官为约翰·伦纳德(John Leonard)少将。
第69步兵师
第69步兵师(69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战斗的第69(The Fighting 69th),存在于1943年5月15日至1945年9月16日,时任指挥官为艾米尔·莱因哈特(Emil Reinhardt)少将。
第104步兵师
第104步兵师(104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灰狼师(Timberwolf Division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5年12月20日,时任指挥官为特里·德·拉·梅萨·艾伦(Terry de la Mesa Allen)少将。
第三集团军(Third Army),时任指挥为乔治·巴顿(George Patton)上将。第1步兵师
第1步兵师(1st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大红一师(The Big Red One),存在于1917年5月24日至现今,时任指挥官为克利夫特·安德鲁斯(Clift Andrus)少将。
第2步兵师
第2步兵师(2nd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印地安头领师(Indianhead),存在于1917年9月27日至现今,时任指挥官为沃尔特·罗伯逊(Walter Robertson)少将。
第70步兵师
第70步兵师(70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开拓者(Trailblazers),存在于1943年6月15日至1945年10月11日,时任指挥官为艾莉森·巴内特(Allison Barnett)少将。
第97步兵师
第97步兵师(97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三叉戟(Trident),存在于1943年2月25日至1946年3月31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米尔顿·哈尔西(Milton Halsey)准将。
第4步兵师
第4步兵师(4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常春藤(Ivy),存在于1940年6月1日至1946年3月5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哈罗德·布莱克利(Harold Blakeley)少将。
第14装甲师
第14装甲师(14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解放者(Liberators),存在于1942年11月15日至1945年9月16日,时任指挥官为艾伯特·史密斯(Albert Smith)少将。
第99步兵师
第99步兵师(99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棋盘师(Checkerboard Division),存在于1942年11月15日至1945年10月15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沃尔特·劳尔(Walter Lauer)少将。
第16装甲师
第16装甲师(16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犰狳(Armadillo),存在于1943年7月15日至1945年10月15日,时任指挥官为约翰·皮尔斯(John Pierce)准将。
第4装甲师
第4装甲师(4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名不虚传(Name Enough),存在于1941年4月15日至1971年5月,时任指挥官为威廉·霍格(William Hogg)少将。
第5步兵师
第5步兵师(5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红钻(Red Diamond),存在于1939年10月16日至1946年9月20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艾伯特·布朗(Albert Brown)少将。
第11装甲师
第11装甲师(11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霹雳(Thunderbolt),存在于1942年8月15日至1945年8月31日,时任指挥官为福尔摩斯·达格(Holmes Dager)少将。
第26步兵师
第26步兵师(26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扬基师(Yankee Division),存在于1923年至1945年12月21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威拉德·保罗(Willard Paul)少将。
第90步兵师
第90步兵师(90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音乐家(Tough 'Ombres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5年12月27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赫伯特·埃森特(Herbert Earnest)少将。
第13装甲师
第13装甲师(13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黑猫(Black Cat),存在于1942年10月15日至1945年11月15日,时任指挥官为约翰·米利金(John Millikin)少将。
第65步兵师
第65步兵师(65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战斧(Battle Axe),存在于1943年8月16日至1945年8月31日,时任指挥官为斯坦利·莱因哈特(StanleyReinhart)少将。
第71步兵师
第71步兵师(71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红圈(The Red Circle),存在于1943年7月15日至1946年3月12日,时任指挥官为威拉德·怀曼(Willard Wyman)少将。
第80步兵师
第80步兵师(80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蓝岭(Blue Ridge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6年1月5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霍勒斯·麦克布莱德(Horace McBride)少将。
第九集团军(Ninth Army),时任指挥为威廉·辛普森(William Simpson)中将。第2装甲师
第2装甲师(2nd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地狱之轮(Hell on Wheels),存在于1940年7月15日至1995年12月15日,时任指挥官为艾萨克·怀特(Isaac White)少将。
第6装甲师
第6装甲师(6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超级第六(Super Sixth),存在于1942年2月15日至1945年9月18日,时任指挥官为罗伯特·格罗(Robert Grow)少将。
第76步兵师
第76步兵师(76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自由钟(Liberty Bell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5年8月31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威廉·施密特(William Schmidt)少将。
第87步兵师
第87步兵师(87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金色橡树果(Golden Acorn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5年9月21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弗兰克·库林(Frank Culin)少将。
第89步兵师
第89步兵师(89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翻滚的W(The Rolling W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5年12月27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托马斯·芬利(Thomas Finley)少将。
第30步兵师
第30步兵师(30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老胡桃木(Old Hickory),存在于1926年至1945年11月20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利兰·霍布斯(Leland Hobbs)少将。
第35步兵师
第35步兵师(35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圣达菲师(Santa Fe Division),存在于1935年8月6日至1945年12月7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保罗·巴德(Paul Baade)少将。
第83步兵师
第83步兵师(83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俄亥俄师(Ohio Division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6年4月5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罗伯特·梅肯(Robert Macon)少将。
第84步兵师
第84步兵师(84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分轨器(The Railsplitters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现今,时任指挥官为亚历山大·博林(Alexander Bolling)少将。
第102步兵师
第102步兵师(102nd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奥扎克(Ozark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6年3月23日,时任指挥官为弗兰克·基廷(Frank Keating)少将。
第29步兵师
第29步兵师(29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蓝灰(Blue and Gray),存在于1923年至1968年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查尔斯·格哈德(Charles Gerhardt)少将。
第75步兵师
第75步兵师(75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不详,存在于1943年4月15日至1945年11月14日,时任指挥官为雷·波特(Ray Porter)少将。
第79步兵师
第79步兵师(79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洛林十字(Cross of Lorraine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5年12月20日,时任指挥官为艾拉·威奇(Ira Wyche)少将。
第95步兵师
第95步兵师(95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梅斯的铁人(Iron Men of Metz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5年10月15日,时任指挥官为哈里·特瓦德尔(Harry Twaddle)少将。
第3装甲师
第3装甲师(3rd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矛头(Spearhead),存在于1941年4月15日至1945年11月10日,时任指挥官为多伊尔·希基(Doyle Hickey)少将。
第8装甲师
第8装甲师(8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铁蛇(Iron Snake),存在于1942年4月1日至1945年11月14日,时任指挥官为约翰·德文(John Devine)准将。
第十五集团军(Fifteenth Army),时任指挥为伦纳德·杰罗(Leonard Gerow)中将。第5装甲师
第5装甲师(5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胜利(Victory),存在于1941年10月10日至1945年10月11日,时任指挥官为伦斯福德·奥利弗(Lunsford Oliver)少将。
第7装甲师
第7装甲师(7th Armored Division),绰号幸运第七(Lucky Seventh),存在于1942年3月1日至1945年10月9日,时任指挥官为罗伯特·哈斯布鲁克(Robert Hasbrouck)少将。
第8步兵师
第8步兵师(8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黄金之箭(Golden Arrow),存在于1940年7月1日至1945年11月20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布莱恩特·摩尔(Bryant Moore)少将。
第66步兵师
第66步兵师(66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黑豹(Black Panther),存在于1943年4月15日至1945年10月27日,时任指挥官为赫尔曼·克雷默(Herman Kramer)少将。
第106步兵师
第106步兵师(106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金狮(Golden Lion),存在于1943年3月15日至1945年10月2日,时任指挥官为唐纳德·斯特罗(Donald Stroh)少将。
第82空降师
第82空降师(82nd Airborne Division),绰号全美(All-America),存在于1942年8月15日至现今,前身为1917年8月25日组建的第82步兵师,时任指挥官为詹姆斯·加文(James Gavin)少将。
第17空降师
第17空降师(17th Airborne Division),绰号金爪(Golden Talons),存在于1943年4月15日至1945年9月16日,时任指挥官为威廉·米利(William Miley)少将。
第94步兵师
第94步兵师(94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朝圣者(Pilgrim),存在于1921年6月24日至1946年2月7日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哈利·马龙(Harry Malony)少将。
第28步兵师
第28步兵师(94th Infantry Division),绰号基石(Keystone),存在于1921年12月22日至现今(二次组建),时任指挥官为诺曼·科塔(Norman D. Cota)少将。
-
上一篇
永和园的蟹壳黄烧饼、开洋干丝;
奇芳阁的鸭油酥烧饼、麻油干丝;
秦淮八绝(秦淮八绝电视剧)
秦淮八绝是指南京八种最有秦淮风味的特色小吃,中国四大小吃之一,是首个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批通过的小吃地方标准。南京夫子庙地区有七家点心店制作的八种小吃,
-
下一篇
喀山大教堂很雄伟
廊柱上有精美的雕刻
喀山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大的教堂,也是城市标志之一 图文:刘国雄
走到喀山大教堂的正面,看到教堂非常宏伟壮观,当时就惊讶不已。
喀山大教堂以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原本,建了10年才落成。教堂两侧有造型严谨的94根古典式柱廊向外延伸,形成一个半圆型的柱廊,外面是半圆形广场。柱廊里的石柱异常高大、粗壮,因为有栏杆围住,无法走进去,目测要3个人才能合围。圆柱之间的距离很窄,看起来很密集,给人一种压迫感,气场很大的感觉。每根圆柱的顶部都有精美的雕刻,墙壁也有雕刻,进教堂里面的大门很小,门两边都有黑色的人物雕塑,形象生动。柱廊的后面,是高达70米的教堂圆顶,顶部是绿色的与下方的灰色形成了反差。
说到为什么会建那么多的廊柱,原来是因为东正教的教规要求圣堂必须面向东方,因而必然造成喀山大教堂是侧面对着涅瓦大街。于是,建筑师就想到了把侧面设计得十分壮观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。因为人们一看气度非凡的柱廊,就忘记了这不是教堂的正面。
喀山大教堂是圣彼得堡的标志之一,也是最大的教堂。这座教堂是为了存放、供奉俄罗斯东正教圣物、俄罗斯最灵验的“喀山圣母像”而建的。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。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时期,显灵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逃。第二次显灵于俄法战争,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到喀山教堂到喀山圣母前祈祷,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,这次寒流使拿破仑·波拿巴军队不战而逃冻死过半,而且全无战斗力,使库图佐夫一战成功。第三次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,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,圣母再次托梦给教皇说寒流将第二次出现,这次寒流使德军冻死过半,从而扭转了战局。
在喀山大教堂前的广场上,就有俄国统帅库图佐夫和巴克莱·德·托利的纪念雕像,而教堂里头,有库图佐夫墓和1812年打败拿破仑的胜利品。
教堂免费对外开放,进入教堂的话,男士需要脱帽,女士需要带头巾把头发遮住。这里现在是博物馆,供奉的喀山圣母像只是复制品,原作在美国的博物馆里了。拉开教堂厚重的大门,发现里面金碧辉煌,以柱列分隔的长形主堂高大宽敞,中央穹顶辉煌华丽,大型吊灯照的很亮堂,仰视可见一幅圣母图,周边饰以圣经人物雕刻和水彩壁画。扑面而来的是那特有的蜡油香气,很多人还是相信这里,进来祈祷。我进去时,刚好在看到有神职人员在讲经,很多人站在一起听讲,特别虔诚,即使没有信仰,也是值得欣赏的。
喀山大教堂的前面是一个花园,有一座花岗岩喷泉,据说这里是俄罗斯最早的人工规划布局园林,修建于1704年彼得大帝时期。花圃都覆盖了雪,有些鸽子在上面觅食。导游说,在这里很多骗子,一定要注意,不要对着鸽子拍,不要喂鸽子,否则有人来收钱,说是他们的鸽子。另外,很多穿着各种俄罗斯宫廷服的男女会跑来撩合影,也是收费的,而是收蛮高的,我也被撩了,当然是赶紧跑开了。
走到喀山大教堂的左边
喀山大教堂
教堂左边的统帅雕塑
圣彼得堡大教堂(圣彼得堡大教堂平立剖)
喀山大教堂很雄伟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-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